更新时间:2025-09-25

地震监测预警是一项对算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业务。东北某省地震局原有的信息化系统面临三大挑战:
数据孤岛效应:省、市、县三级系统各自为政,数据无法高效流转,严重制约了跨区域的业务协同与应急响应速度。
算力瓶颈凸显:面对海量地震波数据,以及三维地震模拟、AI智能预测等前沿算法的应用需求,传统设备算力不足,设备亟需更新。
业务连续性风险:7x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预警业务对系统稳定性要求极高,任何单点故障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。

针对这些痛点,中科可控量身定制了以“定制化硬件+协同化架构+全业务适配”为核心的解决方案,打造了覆盖“省级数据平台+市县业务软件”的一体化算力底座。
顶层设计:采用“省级集中管控+市县级边缘应用”的云边协同架构,既保障了省级集中管控的能力,又赋予了市县级的快速响应能力。
国产化核心:基于天阔W40P国产高性能图形工作站,搭载国产双处理器、64GB内存、512G SSD+2T SATA硬盘配置,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。为复杂的地震数据分析和模拟运算提供了澎湃、安全、可靠的算力
分层化赋能:省级中心作为全省地震数据汇聚核心,承担海量数据存储、治理与大规模模拟运算任务;市县级节点分布全省9个地级市,支撑本地化软件运行,实现实时监测、快速分析与应急响应。

该项目的实施,成功构建了覆盖全省9个地级市的一体化算力底座,保障了地震监测预警业务的不间断稳定运行;打破了数据壁垒,省-市-县三级业务协同与应急指挥效率显著提升;强大算力支撑了更复杂的震害风险模拟与评估模型,大大提高了预警准确性。
此次合作不仅是灾害监测领域国产化算力建设的一次典型实践,更为同类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实施经验,为提升我国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